星期日, 2月 25, 2007

剛收到鄺老師電郵詩作一首,記述上次與吾及佩詩同學晚膳的種種。

與佩詩傑瑜晚聚

三年曲折喜相逢
茗調詩情動寸衷
方悉嘗新辭藝苑
又聞進業別黌宮
安身立命難中易
展慧修心障裏通
偶記雲飛鵬舉志
於今江海踏清風

*周佩詩及黃傑瑜同學為嶺南大學二零零二年畢業生,曾修讀余之「詩選」課。二
零零六年九月,余應茶具文物館之邀主持「茶與詩」講座,不意重會,後相約再
聚。二人均已轉職,以期進一步開展事業。
*進業:進修學業。《韓非子.孤憤》:「人臣之欲得官者,其修士且以精絜固身,
其智士且以治辯進業。」
*黌宮:學宮。元洪希文〈踏莎行.示觀堂〉詞:「郡國興賢,黌宮課試,書生事
業從今始。」

星期六, 2月 24, 2007

開始計咪錶的一刻

近月在公司開夜趕製圖錄,半夜回家,總是要坐上一回計程車。

觀察所得,計程車司機這生物滿有趣,有些靜若處子,有些卻口沒遮攔。

有些用士巴拿都打開他的咀巴。

有些自動波,連試探乘客健談度的前奏也省略掉,就像今天早上的伯伯,事無忌彈的在談他的房地產經。

有一個司機說他正徘徊在兩個女人的中間,一個在大陸,一個在香港。香港的曾經出賣過司機的女人,現正進行求婚動作,司機口裡雖說不再相信她,但又說很可憐她,怕她嫁不出去云云。我唯有贈他一句︰咪亂結婚。

另一司機將計程車改裝成流動hifi車,很年青的樣子。車子走著時,響起一首港式K歌,我問他是誰唱的︰「佢係叫「紅綠燈」,舊年攞過好多獎,你連呢首歌都唔知,好大鑊喎,証明你好busy,唔得喎,要留番d時間做d鐘意既野,好似我咁,每日聽下歌吹下水,我好鐘意呢d咁悠既生活嫁。」

吹脹

星期日, 2月 18, 2007

由萬福樓到維景灣畔

在新聞報導中,看到不少新界的客家家族延開團年飯,好不熱鬧。
朋友L是本地某世家望族的後人,新年的節目是廿多人集體旅行,同樣熱鬧非常。

到底生於大家族。

黃氏宗親其實亦是大家族,新年伊始,不妨追源溯本。

從前,在老家揭西縣河婆鎮,黃氏家族是富可敵國的地主家庭,風光核心,是爹爹的哥哥黃炳南在南洋生意興隆,自然衣錦還鄉。

老爸激動的形容黃炳南︰「揭西李家誠」。隔了數秒又自我修正︰「比李嘉誠還要厲害,你看過李嘉誠有自己的球隊嗎﹖」

李嘉誠究竟是否不屑擁有足球隊,及擁有的足球隊究竟是曼聯,抑或是流浪級數,通通都不重要了,反正李嘉誠璀實未曾擁有足球隊,而無論是曼聯抑或是流浪,都同樣要落場踼波。所以「比李嘉誠厲害」一說還是成立的。

根據僅有數頁的家族資料,黃炳南確是一抹傳奇︰年僅17歲,即1883年,已離鄉別井往南洋謀生,並憑於荷屬勿里峒經營鍚礦起家。1926年,更將投資項目擴大至開發荒芭、種植橡膠、胡椒、菠蘿,業績理想。及後染指地產項目,於士乃建投資百多間商店群(係百多間呀!!),更開設400餘座位的「黃德茂大樂有聲戲院」,早過卲逸夫成為影城大亨。

所謂樹大招風,黃炳南終於成為「目標」。1930年,黃炳南從南洋回到汕頭時遭到綁架。可惜,如此具戲劇性的事件,在家族資料中並無詳細記載,只說黃炳南被索巨款後,憤然返回南洋,直至1940年仙遊,亦未曾踏足中國半步。

從來衣錦要還鄉,黃炳南於綁架前亦多次回鄉,並於1910年,即中華民國成立前一年,於河婆興建祖屋「萬福樓」。正如一眾港式富豪,於家鄉損錢起學校、醫院亦是指定動作。

相比之下,我爹爹並無如斯本事。雖然說跟黃炳南是兄弟,但爹爹跟炳南亦非「親」兄弟,蓋同父異母,不同房所出也,兩人相差亦超過四十多年。當黃炳南遭到綁架時,爹爹仍在大學讀書。

根據老爸的說法,爹爹因家境富裕,回校竟可帶備配槍。全身白色西裝絕對是一幅公子哥兒模樣。他跟我一樣,都是嶺南大學的畢業生(當然,他就讀於廣州的嶺南大學,而非旁邊有座「倚嶺南庭」的那家)。爹爹學的專業是農業,畢業後,竟然學以致用,於湖坎頭背建立柑園,試煉中藥,但資料顯示︰「成效差」。

後來,爹爹與親戚於河婆、汕頭及香港等地辦「僑商行」,承辦僑匯信託業務,算是有所成就。之後於1948年,中國赤化前來港謀生。

黃炳南有妻四個,我爹亦不執輸,有兩個。大婆是以童養媳身份嫁入黃家,可惜,據知爹爹並不喜歡,偏喜歡知書識禮的女孩子,最後亦娶了二婆,即是我婆婆。婆婆仍在世時,曾經說過有穿著旗袍參加抗日游行,想來,算是當年的「進步」女性吧,難怪惹來有大學程度的爹爹喜歡。

整個黃氏家族的核心是萬福樓,當然在河婆確是曾風光過一陣子。可惜在新中國的陰霾以下,身為地主家庭,為免於共產黨統治下吹大虧,1948年未解放前,已決定將萬福樓分家做七份,不少家族成員亦因而四散至海外。不過,分家到底沒有避過被割成右派的災劫。

家族史接下去仍有待整理,不過己無復當年的風光。尤如中國不少的世家望族的下場,大宅門的風範蓋今已淪為電影劇集的僑段。

由萬福樓到維景灣畔,記載著中國人半世紀的歷史。

ps. 家族資料顯示萬福樓於1937年時,有一個藏書近千冊的小型書室、發條留聲機、揚琴、二胡、二弦、月琴、大鑼鼓等。如斯雅物獲得記錄不足為奇,奇在數下去,竟出現白老鼠籠一物,還被歸類為「文娛設施」,雖然距今有近一個世紀,但文娛觀念該不會有如斯大的變化吧﹖

星期六, 2月 17, 2007

the unspoken speaks

無論看書、與人聊天、看新聞。
沒有寫下的、提及的、報導的,反而更加重要。

「x你老母」
即係老豆仲好安全。

星期三, 2月 14, 2007

情人的春天

情人節晚上回家時候,竟然嗅到春天的氣息。
想不到冬天竟無聲無息的在夏天中渡過。

星期日, 2月 11, 2007

untitled

今晚和老同事敍舊,席間講起以前做過的投訴故仔︰愛火變怒火、林達光、增高、藍暉倫同埋無數的執修故仔同放蛇行動,看似濕濕碎碎,反而另我更直接的體驗最前線。

放蛇係令我好high的活動,一來扮演他者,二來可以訓練演技,而且,我今次行動都是百分百成功的,「扮傻」係強項。

每個故仔都充滿創意,今晚上wiser check番,都令人想起從前的無憂生活。

眼前的諸位各有打算,令人更加懷念從前一起搭廠車的簡單式快樂。

星期一, 2月 05, 2007

今天看vv物語,沒有想到在音樂廳舉行。
在相當商業化的高系陣營中,鄧偉傑努找到與主流的接合點。
原屬小眾到無論既off百老匯戲劇,換上超大舞台,羅乃新的鋼琴伴奏,鄧達智的晚禮服設計,再加上戲中穿插的街訪版段的本地化設計,及呻吟示範的笑料計算,竟再現了香港舞台劇的高峰風采,成為雅俗共賞的佳品。

羅冠蘭全身是戲,

例外

從來要我真心「服」一個人,真是難過登天,鄺老師是極少數的例外。

前日,與周同學相約鄺老師食飯,大家言談敍舊,師生情誼尤在。

想當年,聽鄺老師解讀唐詩宋詞,每篇都見解精闢,令人有魂遊太虛,高登極樂之感。這當然與他早年於牛津攻讀英文,及在耶魯研究中文的背景有關。不過,聽著他別後的遭遇,深感中國人社會的不幸。

星期五, 2月 02, 2007

瘋了

Do you know how does it fucking feel like after doing the whole day translation work?

diu

back to Chinese.

攪到周身酸軟,最後忍不住提早收工,講緊既早,係晚上九點半......

還好,中午時分,隔嚟abc朱先生約了一個內地的行為藝術家相約午膳,成為全日唯一高潮。

藝術家加其家人兩位,再加上本公司六名員工,as expected,沒有人關心藝術家在創作什麼。都是坐在一堆,GOSSIP AROUND THE CIRCLE,SICK ABOUT IT. (but i love to do it)

我雖位偏遠,最後還是按捺不住,問問那個藝術家最近攪些什麼花樣,結果大家相談甚歡,他還問我,若他在香港演出,有什麼好idea呢,然後brainstorm了不同的idea,感覺像喚醒了沉睡以久的腦筋。最後,我還約他下次來港獻技時,記住預小弟一份,haha。

雖然,我不太agree with他的東西,但至少比我的工作有趣。

他曾經是東村的中堅份子,當年的極度窮困,發展到今天跟我們飲茶,我帶著記者式的崇高口吻問︰「回看昨天,今天的感覺如何﹖」

答日︰「這幾年都很「失憶」,這幾年間變化太大,感覺很不真實。」

「整個中國都瘋了。」comment by j wong

「整個中國都瘋了。」reply by him。

(實在太迷戀這種貌似思想交流的對話,或direct quote,並到了不理真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