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月 18, 2007

由萬福樓到維景灣畔

在新聞報導中,看到不少新界的客家家族延開團年飯,好不熱鬧。
朋友L是本地某世家望族的後人,新年的節目是廿多人集體旅行,同樣熱鬧非常。

到底生於大家族。

黃氏宗親其實亦是大家族,新年伊始,不妨追源溯本。

從前,在老家揭西縣河婆鎮,黃氏家族是富可敵國的地主家庭,風光核心,是爹爹的哥哥黃炳南在南洋生意興隆,自然衣錦還鄉。

老爸激動的形容黃炳南︰「揭西李家誠」。隔了數秒又自我修正︰「比李嘉誠還要厲害,你看過李嘉誠有自己的球隊嗎﹖」

李嘉誠究竟是否不屑擁有足球隊,及擁有的足球隊究竟是曼聯,抑或是流浪級數,通通都不重要了,反正李嘉誠璀實未曾擁有足球隊,而無論是曼聯抑或是流浪,都同樣要落場踼波。所以「比李嘉誠厲害」一說還是成立的。

根據僅有數頁的家族資料,黃炳南確是一抹傳奇︰年僅17歲,即1883年,已離鄉別井往南洋謀生,並憑於荷屬勿里峒經營鍚礦起家。1926年,更將投資項目擴大至開發荒芭、種植橡膠、胡椒、菠蘿,業績理想。及後染指地產項目,於士乃建投資百多間商店群(係百多間呀!!),更開設400餘座位的「黃德茂大樂有聲戲院」,早過卲逸夫成為影城大亨。

所謂樹大招風,黃炳南終於成為「目標」。1930年,黃炳南從南洋回到汕頭時遭到綁架。可惜,如此具戲劇性的事件,在家族資料中並無詳細記載,只說黃炳南被索巨款後,憤然返回南洋,直至1940年仙遊,亦未曾踏足中國半步。

從來衣錦要還鄉,黃炳南於綁架前亦多次回鄉,並於1910年,即中華民國成立前一年,於河婆興建祖屋「萬福樓」。正如一眾港式富豪,於家鄉損錢起學校、醫院亦是指定動作。

相比之下,我爹爹並無如斯本事。雖然說跟黃炳南是兄弟,但爹爹跟炳南亦非「親」兄弟,蓋同父異母,不同房所出也,兩人相差亦超過四十多年。當黃炳南遭到綁架時,爹爹仍在大學讀書。

根據老爸的說法,爹爹因家境富裕,回校竟可帶備配槍。全身白色西裝絕對是一幅公子哥兒模樣。他跟我一樣,都是嶺南大學的畢業生(當然,他就讀於廣州的嶺南大學,而非旁邊有座「倚嶺南庭」的那家)。爹爹學的專業是農業,畢業後,竟然學以致用,於湖坎頭背建立柑園,試煉中藥,但資料顯示︰「成效差」。

後來,爹爹與親戚於河婆、汕頭及香港等地辦「僑商行」,承辦僑匯信託業務,算是有所成就。之後於1948年,中國赤化前來港謀生。

黃炳南有妻四個,我爹亦不執輸,有兩個。大婆是以童養媳身份嫁入黃家,可惜,據知爹爹並不喜歡,偏喜歡知書識禮的女孩子,最後亦娶了二婆,即是我婆婆。婆婆仍在世時,曾經說過有穿著旗袍參加抗日游行,想來,算是當年的「進步」女性吧,難怪惹來有大學程度的爹爹喜歡。

整個黃氏家族的核心是萬福樓,當然在河婆確是曾風光過一陣子。可惜在新中國的陰霾以下,身為地主家庭,為免於共產黨統治下吹大虧,1948年未解放前,已決定將萬福樓分家做七份,不少家族成員亦因而四散至海外。不過,分家到底沒有避過被割成右派的災劫。

家族史接下去仍有待整理,不過己無復當年的風光。尤如中國不少的世家望族的下場,大宅門的風範蓋今已淪為電影劇集的僑段。

由萬福樓到維景灣畔,記載著中國人半世紀的歷史。

ps. 家族資料顯示萬福樓於1937年時,有一個藏書近千冊的小型書室、發條留聲機、揚琴、二胡、二弦、月琴、大鑼鼓等。如斯雅物獲得記錄不足為奇,奇在數下去,竟出現白老鼠籠一物,還被歸類為「文娛設施」,雖然距今有近一個世紀,但文娛觀念該不會有如斯大的變化吧﹖

1 則留言:

匿名 說...

write a novel on that...what a nice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