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28, 2006

散打三則


做了現在的工作後,因為常常要到金鐘坐船到尖沙咀,所以成為天星小輪的常客。
昨天趕去看李六乙的《穆桂英》,入閘時才發覺,原來這是我最後一次在舊碼頭上船了。
其實,新的碼頭那麼核突,看著真的令人感到沮喪。
路又行遠了,連最重要的鐘樓之聲也沒有了~~~

~~~~~~~~~~~~~~~~~~~~~~~~~~~~~~~~~~~~~~~~~~~~~~~~~~~~~~~~~~~~~~~~~~~~

《穆桂英》滿不錯的,在這個後現代講併貼的大潮流中,他沒有只玩形式上的併貼,而是真正有一個劇本,有戲劇,有發展,這很難得,雖然部份的戲劇轉折不很明顯及清楚。

不過,當他說想借這個演出,去吸引觀眾看傳統的京劇,我就有點保留了。以我為例,我作為看西方戲劇大的人,我欣賞《穆桂英》的地方,其實正正來自它挪用西方戲劇手法的完熟,譬如那些意象、象徵什麼的。所以,當我問自己,這裡面的京劇其實位置在哪﹖我發現它不過是表達故事的一個手段,或方法,真的正核心,是李六乙重寫穆桂英的這個故事。

正如李六乙說,京劇的發展應該走向思考性,而非只是純粹的說故事。多次討論何謂英雄,或性別問題的《穆桂英》正是一例,那你欣賞過這種思考性的《穆桂英》,還會回頭先傳統的說故事式的京劇嗎﹖

這正如,外地或香港某些管弦樂團常與一些pop singer合作,想吸引pop觀眾去聽mahler.貝多芬等,但有外地樂團已說這doesn"t work,所以如何吸引人看傳統的京劇,還是一個謎。也許,根本不用保留「傳統」京劇,應讓它順著市場發展,去改造自己。以免變成博物館的展品。

~~~~~~~~~~~~~~~~~~~~~~~~~~~~~~~~~~~~~~~~~~~~~~~~~~~~~~~~~~~~~~~~~~~

今天就要去印度了!!!! 回來見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