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26, 2007

商場

揮盡每一滴汗水,在足球場上;大聲的討價還價,在菜市場上;大膽的高追,在股票市場上;尤如愛情缺不了熱吻一樣,生活中缺不了「場」,特別是商場。

商場,固名思義,是一個明買明賣的地方。不過這「明」並非完全光明,中間的「暗」,尤如光譜,暗中蘊含不同色溫,細心看,沒有可能遺漏掉的,當然,主動選擇走漏眼,則另作別論。事實上,想世界變得簡單點,又why not?

在商場中的太興燒味付出廿蚊,得到的並非只是那三十多片燒得有點焦的叉燒,其實也是買起了背後整個龐大的經纃鏈,這關乎全港市民,甚至自己的飯碗。牽一動全身。

養豬的人把豬賣給經銷商,經銷商賣給叉燒工場,叉燒工場又賣給燒味店或酒樓,再賣給你。你可能不是其中叉燒這經濟鏈中任何一環,但賣車的你,剛開的單可能就來自燒味店少東。叉燒賣不好,你這個月會有一萬五千元的佣金收嗎﹖所以細心想想,這廿蚊雖然與豬肉的成本相距甚遠,但錢還是乖乖的付吧。

中間人從來是香港人最擅長的角色,如果行商場的人可以直接向賣豬肉的人買叉燒,也許過半數的香港人早已失業。當然,這個假設要成立,首先賣豬的要懂得把豬肉燒成叉燒,不過,他可能要多活一世,才可以學好家傳手藝,而且面對香港龐大的叉燒需求,幾個新界的養豬戶即使懂「燒叉」又如何了事﹖還得靠祖國的龐大的養豬集團,所以結論是上述假設毫無根據,零實質貢獻的中間人,繼續找到他優越的位置。

說了這麼多,其實想寫一個在商場發生的愛情故事,SHIT

2 則留言:

mono 說...

請寫
阿 Rain 的戀情 一直是迷~~

amonchanhk 說...

除左"期待",唔知仲可以講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