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8月 07, 2007

三地版《暗戀桃花源》折射傳統困境

(原刊於八月五日文匯報藝粹版)






文︰黃傑瑜

 正如江濱柳所說︰「好大的上海,我們還能在一起,想不到小小的台北把我們給難倒了。」遺憾是賴聲川的經典戲寶《暗戀桃花源》的主線。中國傳統文化於廿世紀的斷裂,何嘗不是一件值得遺憾的事﹖

 回顧誕生《暗戀桃花源》的時代背景,正如賴聲川於場刊中所言︰「《暗戀桃花源》是台灣八十年代獨有 的產物。」兩岸正逐步開放,每一個外省人回望隔絕了四十年的彼岸,心中藏著的正是一座桃花源。勿容置疑,創作具有濃厚的時代背景。不過,《暗戀桃花源》能 夠成為華文戲劇的經典,遠非只限於指涉台灣,而是當中所呈現的傳統中國文化的混雜性。這次香港話劇團找來中國國家話劇院和賴聲川合作一個兩岸三地版,語言 的混雜性更突顯了劇本對傳統中國文化的思考。在香港這個華洋雜處的城市中觀賞此劇,亦令觀眾加深對此層次的體會。

 《暗戀桃花源》以兩個劇團爭奪同一個舞台,分別排演《暗戀》及《桃花源》為故事骨幹。一今一 古,兩線平行發展之餘,其實亦互相對照。《暗戀》講述男、女主角(江濱柳與雲之凡)因為中國內戰而分開。江遷台後,屆垂暮之年才能與雲再次相見。《桃花 源》則將陶淵明筆下的故事跟《水滸傳》中的武大郎戴綠帽事件來個大兜亂。《桃花源》是對《暗戀》的一則明顯寓言,尋尋覓覓只餘空。江濱柳半生留戀舊上海, 卻原來正如舞台上的戲劇一樣,不過是個夢。

 引申開來,何謂中國傳統文化﹖哪裡才能找到﹖可否找到﹖找到了,又是否真正的中國文化﹖兩個故 事折射出來的中國印象都令人再三回味。《桃花源》表面上取材自傳統,混合了兩個中國著名的民間故事,再以一桌兩椅及混合傳統京劇造手身段演出,但骨子裡卻 是混合了西方喜劇元素。加上今次由香港話劇團負責該部分,賴聲川大膽從與演員的即興創作中,JAM出不少港式對白及笑料。觀看此部分,正如劇中負責佈景版 的青年,因為對「留白」及「桃樹」的不理解,令其變成一角空白佈景及一顆「逃」出來的樹,啼笑皆非的背後,卻不禁有對傳統文化失落的唏噓。

 《暗戀》呢?表面上以西方戲劇方式演出,但骨子裡卻代表著一個不能追回的舊時代、老思想,也是對 比現在的傳統;導演處處刻意提醒觀眾他們不過是排戲,連劇中人亦被劇中的導演批評他們演不出那個時代的神髓。恰恰劇中這種老土的傳統愛情觀,卻最令現代觀 眾深深感動。技術上,難得兩岸三地版由黃磊及袁泉分飾男、女主角,有效地跟香港觀眾產生距離感。

 《暗戀桃花源》最成功的地方,是對「傳統」沒有表態、沒有成見,而只是將廿世紀中國文化的困境,貼切而又真實地表現出來。它永恆的地方,在於精準地呈現當下,以又悲又喜的手法帶出中國文化在廿世紀的荒謬情景。

 當然,不得不提,香港話劇團連同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超班演出,著實令觀眾開懷了一整晚,實為今年迄今為止最為精彩的一台戲。也許對於追求原汁原味的觀眾來說,香港話劇團未必是他們那杯茶,但加入港式元素,實則UPDATE了這經典文本中,傳統文化面臨的困境。

1 則留言:

匿名 說...

我因為你的推介,買了票,準備去看,你的影響力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