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30, 2005

齎做演員,過癮

今天為朋友的短片當演員,感覺得棒。
只要跟導演溝通好,了解角色的情緒到位,明白導演的要求,就可以理位工作。
太舒服了,可以專心去做一件事,原來是一件奢侈的事

星期二, 10月 25, 2005

Chinese songs on iTune!!!!!!!!!!!!

Oh, iTune got Jackie Chan's celebrity playlist and, what's more, it includes chinese songs!!!!!!!!!!!!!

The playlist features songs from mainland singers and their songs can be purchased through the internet now!!!!! Each songs is for sale 0.99 US dollars, same price as other foreign singer.

Is Steve Jobs working on a iTune music store for China market? or Hong Kong market?

Anyhow, It's a strong sign for the long-expected action.

星期日, 10月 23, 2005

Steve Jobs欠我一個解釋

Posted by Picasa

點解我會係呢部咁既野一出既時間即刻買呢﹖

為說服自己豪洗二千多元,我發現有以下原因︰
一︰舊的己經神神哋。(係神神哋,唔係壞,即係宜家無事)
二︰比較扁。(我唔相信簿少少,會令我每日孭既袋輕咗)
三︰可以放video。(有咩video好放呢﹖答案係無嫁。自己個啲又要攞個quick time pro先至轉到。要特別format先可以play)
四︰可以睇相。(我部dc既mon靚過佢)
五︰15G己經唔夠用。(可以將就吓)

除咗原因五係成立啲外,其他既大家有眼睇。

Steve Jobs你好嘢!!

哎呀,好肉痛添。

星期六, 10月 15, 2005

始終感謝

以前的同事看完我的blog以後,說我以前好像是被迫在壹週刊上班。
其實不是,反而我非常慶幸曾經在壹週刊工作過。

現在身在異地,方才了解到壹週刊讓我學到的一些東西。情況就像身在外國工作或留學的人,反而更了解香港這個地方。

現在我就嘗試將壹週刊學到的東西,放進新的地方。

首先,我會認為文章「好不好看」是最重要的,opening是十分重要的。不寫艱深難明的文章, 趣味性是很重要的。
第二,最好看的文章,還是有人味的文章,即是可以突出受訪者的文章,所以即使我在介紹拉丁藝 術節,還是加開了一個sidebox,寫主辦機構的楂fit人怎樣省錢,突出她家嫂的性格。
第三,既然趣味性是很重要的,那麼是什麼令到文章具備趣味﹖方法很多,例如︰關注 news element,多用受訪者絕核的direct quote、掌握及營造文章的戲劇性結構等。
第四,就是不要被以上三點蓋過你文章的主題及內容。

以前,別人叫我寫得有趣一點,我會問,這個故仔好像沒有insight。
現在,別人問我的點子有什麼insight時,我就反過來說這個題材不是太沒趣味嗎﹖

夠荒謬了沒有﹖

現在用了與上手廻異的新方法寫了幾篇稿,效果如何﹖

銷量好還是有它的理由。

星期三, 10月 12, 2005

千面一人

跟公司裡面,一個北大畢業的同事飯後閒談,問他覺得香港跟北京的女孩子,有什麼分別。他說香港女孩子「千面一人」,每個女孩也打扮得美美的,但每個都沒有什麼個性。他說看著一些有天份的中文系同學,不去做研究,竟然選擇了打工賺錢這條路,他覺得特可惜的。

想 一想,「千面一人」說得真的很到位。君沒聽說現在的人常說︰「好正常啫。」「咁怪既你。」無他,香港這個社會根本不鼓勵你去突破,去尋找自我,只要你 安份守已,工作結婚生兒育女,就好啦。要突破嗎﹖去賺大錢啦。之後﹖還不是買大屋,娶老婆,或是賺更多的錢,本質上沒有突破。

媒體亦成幫兇,責無旁貸,無線電視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無止境的重複著相同的戲劇節目,說的總是同一個故事,同一堆人。週刊則還是一如既往,販賣著瞬間致富的故事。媒體的狂攻,香港人的價值觀大概只能如此單一。

說香港人精神上很空虛嗎﹖也不,他們很忙,家庭、朋友、親人是他們的生活中心,他們的關切來得很單純,很純粹,一心想著如何生活得好一點,舒坦一點。

如些單純,你能還忍心怪他們嗎﹖

星期一, 10月 10, 2005

「我會寫信給妳的。」

Posted by Picasa

這一撞球,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侯孝賢。

星期日, 10月 09, 2005

有西就有九﹖

西九新發展藍圖出籠,除了放棄單一招標,降低住宅用地比率外,文化政策依然交白卷。

一直頗認同胡恩威等主流文化人意見,認為政府在未有軟件的情況下,強行先建硬件,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將來排什麼節目來吸引香港觀眾或遊客﹖節目有足夠代表性嗎﹖說到尾,一個有遠見的文化政策才是問題的核心。

誠然是對的,但今天於中英的function遇上劇團總經理丁羽,才了解到問題的另一面。

丁 羽當然認同文化政策的重要性,雖然他對於怎樣的文化政策最適合香港並無頭緒,但他認為軟件與硬件的確立和興建是可以同一時間執行的︰「成個西九計劃己經傾咗 十年,就算宜家即刻開始起,都仲要等多十年,實在唔可以再拖。其實政府一直的文化政策都是先起硬件,再用軟件配合,好似大會堂。」

那麼,是政 策已根本性的走錯了方向嗎﹖看來不。放眼其他歐美國家,文化藝術多以商業方法運行,並證實為持之以恒的方法,政府主張hands off,所以根本不存在硬件先,還是軟件先的問題。但香港為何不進行市場化﹖「香港市場太細。」丁羽指出了其中一個原因。「香港有六百萬人,我哋既歡眾只 係得百分之一都唔夠,根本做唔得。人地台灣做巡迴演出,講緊係台北去台南,台南既觀眾唔洗特登去台北睇,但我哋可能只係講緊由沙田去屯門,就係巡廻,(但觀眾少到)仲可 能驚賣唔曬啲飛。」

百分之一這個數字,亦帶出了文化節目缺乏需求的問題來,導火線是香港一直缺乏有系統的藝術教育。「所以文化政策係多方面既,係一個創作方向同創作空間,亦係一個教育問題。但我覺得係可以與硬件同部進行既。」

是先定一個具體政策,還是先落實硬件,才著手解決政策﹖問題是政府一向缺乏遠見,要它製訂一個文化政策,需要多久的時間呢﹖多一個十年、二十年﹖香港還有時間嗎﹖

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主要先有政策的文化界人士,其實藏著另一目的︰就是趁西九事件,要求更多的決策權。這無擬是一場權力鬥爭。事件至此,究竟誰的方案是真心為香港,實在不易看清。

唯一清楚的,是要帶領香港尋找一個藝術的發展方向,實在需要一個有魄力、有遠見、有能力團結及組織香港文化界的領袖,可惜至目前為止,我看不到有這樣的一個人存在。

星期五, 10月 07, 2005

New Balance

終於可以嘗試一下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個十月,我會負責每周日登場的藝粹版。近乎每天都要做訪問,包括古天農、方梓勳等創作人 ,以報導中英既新舞台劇,又要sum up成個情迷拉丁藝術節,同節目經理對話。湊拼著,才驚覺自已底子未夠,加上上手功力十足,看來我還要加多把勁了。

藝 術文化的資料、網頁、leaflet、wisenews佔去了本人過去數天大部份的精力和時間,挺忙的。日對夜對人們說會日久生情,但我卻感到有一刻很出 世,有點不真實的樣子。今早,忍不住 拿了本新鮮的壹週刊細讀,轉頭又輪到經濟日報,嘩,原來建行一手都係五千元有找,我都入市啦,才發現原來我都不是想像中那麼討厭財經新聞。

也許人總是要取得平衡的,太多不免過膩,所以這個星期,工作以外,我看了不少經濟新聞,比在將軍澳的歲月還多。

ps, 很懷念將軍澳的同事們,及那裡無以比擬的龐大資源。

星期二, 10月 04, 2005

同老董有咩分別

廿萬同八萬五有咩共通之處﹖

兩個都係吹出嚟囉。

星期一, 10月 03, 2005